查看原文
其他

标普报告:疫情影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或增加5.6万亿元

半夏 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2022-06-23


此番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中国银行体系的韧性或将受到严峻考验。

—— 标普信用分析师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可能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大面积潜在冲击,已经身处困境的中国银行业或将再受到5.6万亿人民币的重创。


这是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对全球最大银行体系作出的最新预测。


该机构称,如果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继续延长,基于GDP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可能超过6%。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拨备覆盖率则将从188%下降至55%;假设银行对新增不良贷款足额计提拨备,那么新增的不良贷款总额可能将高达5.6万亿元。


央行2019年上半年对国内30家主要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对中国经济增长现状高度敏感,即便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银行亦是如此。在重度情境冲击下,假设GDP增长4.15%,30家大中型银行中有17家银行没有通过测试。


标普的报告指出,影响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政府能否稳定局势并恢复正常状态,以及所采取措施对缓解经济负面影响的有效性。疫情也可以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校准其压力测试方案。


规模高达41万亿美元的中国银行体系,已因经济增长放缓至30年来最低速度,导致贷款违约急升,虽然中美贸易战暂时有所降温,惟对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产生一定压力,加上政府打击影子银行,未来整个行业承受的压力将不断扩大,其中以中小型地方银行最受影响


报告并认为,对中国GDP的最终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攻击的严重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破坏。尽管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但对SARS疫情爆发时期的研究表明,这种打击是短暂的,随后的季度活动强劲反弹。

标普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估算和中国官方对疫情影响的担忧有明显差距。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3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20亿元,创历史新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本周五召开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普惠性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为3.22%,比2018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

本次的疫情对小微企业,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等这类小微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来看,总量不会太大,湖北武汉可能受的影响更严重一点,预判不良贷款会有所上升。


周亮并表示,从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看,去年已经化解了2.3万亿元不良资产,小微企业的不良占比较小,银行业拨备覆盖率达180%以上,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不良率的上升。“要从长远角度看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疫情是暂时的,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看影响很快就会过去,不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影响。”


相关阅读

银保监会:全年处置不良两万亿
重磅!今年前三季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供货量超5000亿元
农商行观察:不良率居高不下,多元化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大
中小银行四季度加大处置清收不良资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